农历辛卯年  春节倒计时:
站内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安培星]小新星教育培训管理及综合服务系统 >> 校园文化 >> 学习园地 >> 正文       

魏书生论学习时间-制定自我教育计划

文章来源:安徽省巢湖小新星英语教育集团 作者:小新星 更新时间:2009-10-18 14:06:16 阅读:

制定自我教育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
我比较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差异是先进同学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T算哪里,或别人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老师指向哪T,自己也到不了那T,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常在无所事事中度过。
20年来我反复强调计划性。反复引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每年几次,甚至几十次地定计划。
我引导学生定的计划大致分两大类:一类是按计划涉及的时间长短来分,有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另一类是按计划所涉及学习努力目标的多寡来划分,有整体计划和单项计划。
当然两类不能截然分开,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互相交叉的。

每年年初,我都引导学生制定综合计划。"我对学生自我教育计划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每位同学都要制定,计划要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终生朝哪个方向努力,一辈子自己德、智、体三方面大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数字可能不具体,但一定要有一个大致努力的方向:如达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但一定要争取做个善良的好人;不能成为科学家,但要完成初中、高中的学业,争取取得大专或本科、研究生的文凭;即使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但一定要争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少得病,少吃药。定这样的计划,连平时最浮躁的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较深沉地站在高远的人生角度,规范自己。
第二部分,十年达到哪些目标。终生努力方向明确了,十年大致做完哪些事尽量要清楚一些。这十年是人生最紧要的十年,人生观基本形成,完成了学业,并已在工作岗位上开始打基础,身体素质也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定的目标,并不一定完全实现,但引导自己这样思考问题容易使学生变得目光远大,胸怀开阔。
第三部分,一年怎样度过。一年里要发展自己哪些良好的品质,克服自己的一两个弱点,学习上扬长补短,总成绩的追击目标,完成教科书任务后,还自学、预习哪些知识,对照体育锻炼标准,哪几个项目争取优秀,哪个弱项要达到及格标准。各项指标在班级的名次要上升几位。
第四部分,一天怎样安排。长计划,短安排。当一个人从一生、十年的角度来观察眼前的一天时,他就不由自主地增强了紧迫感,连个别得过且过的同学,也变得较严肃认真起来,他们更珍惜自己的自习时间,更注意回家后控制犹豫、拖拉,以挤出更多时间用于学习。
这种自我教育计划,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一生、十年、一年、一天看作一个整体,使四者之间不脱节,不互相矛盾,以取得最大效益。四个部分组成一个计划,相对来说线条比较粗,实际上,这四部分都可以独立地成为一份计划。除了自我教育计划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写更详细的年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时间表。还有分科的:(培养开阔胸怀的计划)、(树立必胜信心的计划)、(语文自学计划八(数学学习计划)、(锻炼身体的计划)等等。
我们班学生,每年要写365篇日记,其中十分之一,是自己制定的各种计划。
计划能激发人的雄心,开发出人的潜能。
1942年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15岁少年约翰·戈达德把自己一生想干的大事列了一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埃佛勒斯峰(珠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斯山;驾驭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生走过的道路;重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全球……一共有127个目标。到1985年,也就是43年以后,戈达德已达到了其中的106个目标。在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的冒险和无数个难以想像的困难之后,他获得了很大成功,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成员。
我们不要求15岁的中学生像戈达德那样确定100多个终生奋斗目标,但我们必须引导申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

向,从小就能站在一生、十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青少年才不会鼠目寸光、狗苟蝇营、斤斤计较。我们的中学生们才会成为胸怀开阔、目光远大、大有希望的人。
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来看我,都谈到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当年的(自我教育计划),我们班级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也与大家定(自我教育计划)有关。大家目光远大,目标都向上了,关系自然融洽了。
68·制定学年、学期、月学习计划(自我教育计划)中的一年怎样安排,限于计划的字数,不会太具体。这样,我就引导学生再定一份学年学习计划。
每个学期还引导大家定(学期学习计划),计划制定完之后,在开学初的班会上交流、宣讲,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
除了学期学习计划外,每个月的月初,我们班学生都要在日记本上写(月学习计划),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即使哪一个月我忘记了布置,同学们也会自觉去写。
我向同学们介绍爱因斯坦的事迹。他从中学时代起,就十分重视计划学习,他不仅制定学年计划,而且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他坚持依次读完了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休谟、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的著作和物理学家牛顿、拉普拉斯、麦克斯、基尔霍夫、赫兹的书,为他以后学术上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福建高考文科第一名陈熙满在谈学习方法时说:的学期计划都要有这样三部分内容,并都要有学期计划如此,月学习计划也基本如此。每个月都明确一下努力的重点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分配。多年来,我们学校都进行月考实验,同学们觉得好处多于坏处,每月制定一次计划和月考同步,考完之后及时总结,再定新的计划,激发了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
临近期末,或遇到较大比赛前,我还组织同学们制定周计划,以便月计划落得更实。


69·制定双休日学习计划
我国实行双休日后,无疑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广泛的、可自己支配的空间,每年52个双休日就是104天时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双休日怎样安排,我们就此事多次召开班会、辩论会。
会上,同学们列举了过双休目的一些事例:习自觉的同学,把学习当乐趣的同学,趁双休日,完成自己的自学计划,他们不仅学完了本学期的教材,而且预习了下学期的教材。当然他们也不是整天学习,而是每天学习5小时,300分钟左右。学习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双休目的自学计划。
0上海的一位中学生说:家长、老师联合取消了玩的制度。双休日孩子们被大量的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只有写字声和父母的唠叨声,没有伙伴,没有游戏,没有音乐。
0家长请家庭教师,把双休日安排满,晚上数学家庭教师辅导到9点钟才走,第二天早晨6点半钟英语家庭教师又


74·控制"三闲"
我觉得,一名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一名工作人员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得增强控制"三闲"的能力。
从1979年起,我便建议学生每天像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那样,细致地计算时间的利用率,然后统计一下今日"三闲"有多少。后来我便要求学生,每天写完日记后,便在最末一行,记下当天"三闲"的数量,力求过一段时间,减少一点。
什么叫"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
我发现,凡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他们控制了"三闲",而是"三闲"控制了他们。
不止学生,就连自以为有点自控能力的我,也常常明知有许多实事可做,但脑子就是不配合,不知不觉就很不情愿地任脑子闲思,任凭手不由自主地做闲事,也有时不由自主地成了清谈俱乐部成员。
我算是一个比较忙的人,但即使如此,我觉得自己的脑子仍不自觉地向闲思贡献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例如:昨天(1998年4月8日)清晨我到北京,进中央电视台陪学生录第二起跑线的节目。昨晚离京,今晨回到教委处理工作之后,本应静心写(学竿实用学习法)这本书,但一静下来,便想昨天的谈话倘再加儿句会更好些,昨天倘三女二男上场会比较恰当些,明知想已无益,却仍挥之不去,还有一埴断断续续的闲思,当在两个小时以上,倘用来写稿,至少蒜成2000字。子时过后开始后悔《闲思太多了",但已成事实。
有点自控能力的我尚且如此,自控能力较缺乏的中学生们,被"三矿控制的时间一定比我多,后进学生就尤其多。控制"三闲"便成了很重要的一项本领。
控制"三闲",先要具体分析什么叫闲话、闲事、闲思。
闲话,指没用的话和有害的话。
没用的话是指人家在那上自习、看书,他在那说笑话、说玄话、说大话、说课外的话,当然都没用。公共场所,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他净说电子游戏厅的事,当然没有用,这类话不说为好。
另一类是有害的话,人家学习,他故意干扰别人分散人家注意力。人家要求进步,他编了瞎话,造了谣言伤害人家。别人团结,他背地里传话,挑拨离间,背后说人家短处,即使无意,也是有害的话。
文化大革命10年,不少中国人沾染了说有害的话的毛病,闲话确实给相当多的中国人造成了麻烦,制造了痛苦,使兄弟反目,同胞为仇。控制闲话,减少闲话,以至于消灭闲话,真应该从中学生,甚至从小学生抓起,愿我们下一代人不要生活在这么多的闲话之中。
我在秦皇岛讲学,谈到控制学生闲话问题,有位先生觉得闲话有理,闲话是社会的产物,应让学生在闲话中生存,从而产生用闲话对付闲话的本领,酷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阶级斗争。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
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如一个中学生,并非研究电子游戏机的专家,却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电子游戏厅里,这显然是没用的事。老师正在讲数学,个别人数学成绩不好,却在下面看武侠小说,当然无用。同学们都在上自习,他却在那里做学龄前儿童的事,叠纸船,画儿童画,有用吗?一位同学并非对服装设计有兴趣,却反复跟父母要钱,用相当多的时间逛商店,买花样翻新的服装,显然也没什么用处。
中学生有害无益的事也不少,个别学生逞强立棍,想称王称霸,动不动就打别人,又东躲西藏地逃避别人的报复。人家上自习,他哼小曲。人家用下午第三节活动课时间跑步,锻炼,他偷偷去买糖果吃;还有一些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都应在控制之内。
闲思困扰人的时间就更多了。
有一类闲思只是没用,闲思本身并无直接坏处。如:正听着历史课,思路不由自主地从课堂教学讲的晚清文学,联想到(三国演义),又联想到(封神演义),又联想到姜子牙垂钓遇文王……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毫无用处的闲思统治了这位同学半节课。也有的同学,正听着英语课,思路不知不觉到了前面同学的衣服上,随着衣服又到了服装厂,纺织厂,印染厂,服装模特…"这样的联想倘是有目的的,为了创作,为了训练自己的有意联想能力,当然有用。倘在不需要联想时,联想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这至少可以说没有用途。认真观察,细心统计,许多后进同学大量时间便

是在这类闲思中糊糊涂涂地度过的。
另一类闲思则是有害的。如学习中、生活申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优虑,担心同学们怎么议论自己,父母怎样批评自己,邻居又将如何瞧不起自己……越想烦恼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失误的原因,更谈不上制定纠正失误的措施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链:考试失误+情绪低落+无心纠正+成绩更低+情绪更低落。不少后进同学就是沿着这条恶性循环链,使自己从中等、甚至上等的位置,滑到了最底层。
引导学生控制"三闲",就便学生较明确地将有用、有利的言、行、思和无用有害的言、行、思区别开来。一旦有了区别,下意识和潜意识就会起作用,不知不觉地对其加以限制。
区别之后,又提出千方百计控制,虽不能完全控制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控制比不控制要好得多,"三闲"数量一定会少得多,学生的言、行、思要理智更多。
一位同学从别的中学转到我班,到这以后,须写日记和统计"三闲",我看他刚来时的日记最后一行写着:今日"三闲"数量:闲话280句,闲事13件,闲思3·5小时,能有这么多吗?据我观察,他实际"三闲"数量,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
过了半年,我再看他的日记,确实写得比过去好多了,看他写的(自我教育计划)中,谈到控制"三闲N中闲话这个细目时,这位同学这样写道:"这个月我要努力把自己的闲话控制住,目标是每天控制在52句以内。"我从来没要求他具体规定自己闲话的句数,没想到他竟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便问他:"这52句是怎么回事?"他回答:"经过控制,我的闲话比以前少了一多半,但和同学们比仍然比较多,要全部去掉,显然不可能。我计算了一下,自习和上课我能控制住自己不说闲话,但下课和在家里时,还不知不觉说些别人不痛快的闲话。每堂课间6句便是36句,早、晚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各说8句便是16句,合计52句。"我听了,觉得有创意,但没表扬他,也没否定他,只是说你可以试一试。效果好,就继续试。
又过了一个月,我再看他的日记本,这位同学在本月(自我教育计划)中,谈到闲话这一项时写道:"经过两个月努力,我已达到了把闲话控制在52句以内的目标,本月要继续努力,把闲话控制在每天39句以内。"
一年以后这位同学纪律明显好转,基本控制住了自己的闲话,成了全校书法和美术活动小组的尖子学生。
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一个能够控制'三闲'的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是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控制"三闲"要注意,一定弄清"三闲n的概念。个别同学以为学习以外,特别是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所有言、行、思都是"三闲",这是偏见。有这种偏见的同学不愿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拒绝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个别人甚至可怜到连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录制都怕影响学习的地步。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闲思,倘不加以控制,这样的学生长大以后将难以在信息多元化、交往广泛化的社会生存下去。
具体控制"三闲的办法同学们介绍过几十种,每位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研究不同的办法。我感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几件,做到什么程度,规定得非常具体,做的事情又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再规定出遇到意外情况时,心情不好时,做一些难度小的事、做喜欢做的事。实事做多了,形成较牢固的兴奋中心了,"三闲便不容易侵扰了。
忙人没有时间忧虑,忙人没有时间说闲话,忙人顾不上做闲事。

型,晚上背东西特别快,你让他起早,他情绪就不高,起来以后头昏脑涨,背一小时,还赶不上晚间背20分钟。每个人最佳时间,即精力量旺盛、思维最敏捷、情绪最"
高涨的那段时间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栈
准自己每天中的最佳时间,保证这段时间不受干扰,以给这
段时间安排较多的学习任务,安排最艰深、最困难的学习内
容。
上海市少云中学有一位女同学叫李楠,1978年初中毕业,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了高申阶段的主要课程,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她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呢?
李楠同学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它分秒不停地无情地消逝。为了在短时间内抓出学习成效,将两年的功课在3个月内完成,就要在如何使1秒变成2秒、3秒、4秒上下功夫。时间是拉不长的,无论体育多大的气力。但是,使之'以一当十'的办法是有的,就是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提高效率的诀窍有两个,一是集申精力;
二是合理安排时间。所谓集中精力,就是在学习时,要特别专心,把注意力统统放在学习、钻研的问题上,而将其他无关的东西统统赶走。否则,看样子你也在看书,实际上心不在焉,结果什么收获也没有,那怎么会有效率呢?合理安排时间,也可以出效率…

"一天中、早饭前,我背背公式,想想定理,把中心问题、章节要点看看。上午一般看教科书、参考书;下午做题,到四五点钟时,我点综合性的难度较大的题做。累了,看看别的内容,换换脑筋。晚上,再看书。3个月中前一段,我是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该看电视就看电视,该锻炼身体就锻炼身体。精力充沛,记忆力好,学习效果好。
后一段,全天从早到晚学习,效果并不比前段好,因为精神疲劳,不集中,欲速则不达。合理地掌握最佳学习时间,安排学习、休息、娱乐、锻炼对自学太重要了。"
抓住最佳时间,增大学习量就能创造奇迹的。

75·巧用边角余料
我管零碎时间叫"边角余料"。一块块小碎布可以拼成椅垫、褥子面。同样,零碎时间,1分1秒加起来,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如果一个人每天浪费1小时,那么一生中(按72年计)总共要浪费3年。
20年来,我们班利用零碎时间的一个有效办法,便是在上学路上,开展背一个单词的活动。从家到学校10分钟路程,记住一个英语单词绰绰有余。最要紧的还不是背会了单词,而是养成了节俭使用时间的习惯。只有珍惜零碎时间的人,才会真正珍惜大段时间。浪费时间跟浪费钱财一样,都是从小数目开始的。
美国的富兰克林为自己拟出了13条目标,在"计划管理"目标中,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时间上的财务制度:花时间之前先进行"财政预算";而后随时"记账"、"查账"。在花去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专用的"账单"上记下那段时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一下"成本核算",看看收获与支出是否平衡。
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大安排时间的精确、严格,更令人叹为观止。他每晚统计时间消耗,月有小结,年底有总结。他自1916年元旦即他26岁那一天宣誓起,直到1972年逝世的一天,5&年如一乱一丝不苟地记录每天时间的支出情况。有一年,他计划完成中心工作(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一共用570小时,实际用去了564·5小时,·误差仅为1%。
科学幻想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就是在航海旅途中写成的。奥地利的大音乐家莫扎特,连理发时也考虑创作乐曲,常常一理好发,就赶快把构思出的新乐曲迅速记下来。他常说:"谁同我一样用功,就会同我一样成功。"
一位上海青年,曾是街道房屋修建队的小木匠,他从补习中学课程开始,达到学完大学数学课程,达到用英、德、日、法、俄5国文字阅读数学文献的水平。他利用零碎时间学习,每学完一小时,就在本子上画一条短线,学满5小时,写一个正字……终于被破格录取为研究生,1987年又赴法国深造
利用零碎时间,要巧妙、得当。等车时间,可用来背公式、记单词。饭后散步可用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入睡前躺在床上,可以回忆、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


77·捆住时间的盗贼一一犹豫
相当多的学生做事犹犹豫豫。我经常和同学们讲:犹豫是时间的盗贼,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犹豫之中溜走了。
犹豫又是机遇的冤家对头,许多良机就是由于人被犹豫占有,它才离人而去的。
好犹豫的人,对事情毫无理由地放着不做。一篇文章,想写又不想写,而不想写,只是由于懒,并不是由于手头有什么别的文章,别的事。
还有的学生犹豫,是因为眼前要做的事中有选择的余地,有大小之分,主次之分,难易之分。犹豫一番之后,主要的事、大事、难事便被往后排了。待到做完次要的事、小事、易事之后,又去选择一些次要的小事、易事去和主要的事、大事、难事相比较。犹豫一番之后,照例去傲前者。如此者五六番,大事、主要的事、难事面前始终站着犹豫,放不到该做的位置上。
还有的人,犹豫是由于存在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心
理。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要无瑕无疵,得给自己叫好,并以为万一出了漏洞便不得了,制造障碍。以至于因想不出万全之策,而将该做的工作一直撂在犹豫后面。
个别同学把"谨慎"与"犹豫"用等号连接了起来,认为谨慎就是犹豫,这就便真理多走了一小步,成了谬误。
怎样捆住时间的盗贼——犹豫,我和同学们商量了如下几种方法。
(1)对于懒所导致的犹豫,不妨挑自己喜欢做的事,抓过来先干着。干完一件,再找一件喜欢的事,从一大堆事里往外挑最喜欢的,容易使心理轻松愉快。最终剩两件事时,仍有一件是比较喜欢的,最后只剩了一件事,负担轻了,做起来就容易了。
(2)对于两件事不知先做哪件好所导致的犹豫,立即采取一种较快的选择方式,不妨用扔币(正面朝上则先做甲事);用倒尺(将格尺立起,尺倒向哪边,则先做哪件事)等简单、迅速的方法来确定。
(3)对于畏难导致的犹豫,则用堋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话来激励自己,然后数3个数,数完1、2、3,不管多难,立即开干。这样时间长了,便养成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性格。
(4)对于害怕失败产生的犹豫,则想:"先干,遇到困难再想办法","先干,干错了再重干","车到山前必有路,车先走,没路了再找"。
(5)对于欲求"尽善尽美"而产生的犹豫,应认识到世界上难以有尽善尽美的事。一般的事都是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做一件事,利大于弊,就是成绩。以后越做越熟,才会增利减弊,兴利除弊。
捆住犹豫的方法应该不少于100种,每位同学犹豫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一致,但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有了这种病要早治,要千方百计地治,只要立足治,同学们就会摆脱因犹豫而产生的苦恼,变成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学生。


78·时间最紧迫时是效率最高之时
我多次向学生强调:"时间最紧迫时是效率最高之时。""离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越近,学习效率越高。""效率最高之时,是离规定完成任务时间最近之时。"
拖拉是普通人的通病,特别是玩心旺盛的一些中学生,常常面对作业,面对学习任务,寻找借口,先拖一拖再做吧,拖一拖再做吧!先玩一会儿,先看一会儿课外书¨拖到只剩不多时间了,这时才着急。着急时,又有两种选择:有的人想:因为时间不多了,该让自己身体各部器官都进入紧张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以最大限度发挥潜力。
这样的同学容易成为创造奇迹的强者。也有的同学,着急时想:反正时间也不多了,做也完不成,不做也完不成,干脆破罐子破摔,躺倒不干了,这样的同学当然容易成为弱者。
实际生活中,离完成任务时间已经不多,越紧迫,越严格要求自己,非赶快把它做完的心理,能使人产生意料之外的动力,发挥出超常的潜力,创造工作和学习奇迹的例子特

别多。俗话说:"火灾场里的傻劲","急中生智"。人在紧迫情急之中,往往爆发出超常的体力和智力。有的同学平时做题懒懒散散,边玩边做,半小时的任务,三四个小时还完成不了。但到了升学考试的考场上,那些懒散的学生也变得紧迫起来,学习效率常常是往常的两三倍,甚至四五倍。出了考场,他们常常后悔,若平时有考场上的紧迫感,一定能成为优等生。
了解了时间最紧迫之时是效率最高之时,那就不要在不知不觉玩过了头之后,觉得时间反正不够用就不做了。而要珍惜这个效率最高之时,把它当做发挥潜力的机会。以后,再把目标定得更具体些,多给自己制造点"效率最高之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最 新 更 新 ¤
    普通文章无为小星星学生万圣节的课堂
    普通文章感人:向小偷下跪的母亲
    普通文章让孩子记忆力出众的窍门
    普通文章巢湖市科协科普课堂进入巢湖新
    ¤ 热 门 推 荐 ¤
    无为十字街开泰商
    小新星英语巢湖总
    凤阳新星英语学校
    ¤ 资 源 下 载 ¤
    ¤ 最 新 商 品 ¤
    ¤ 相 关 文 章 ¤
      北师大博导徐勇教授莅临和县新
    安培星第七届教师技能大赛教师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视察
    安培星第七届教师技能大赛教师
    关于我们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联系方式 | 课程信息 | 人才招聘 | 特色课程 | 小新星商城 | 下载中心 | 留言板
    电话:0551-2620114 E-mail:xxxedu@163.com 客服QQ:7182646
    巢湖小新星英语教育集团 地址:巢湖市东风路原东风饭店二楼、三楼 皖ICP备05016740号 技术支持:贯际科技(0532-8687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