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给孩子多一份喝彩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3 11:56:4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受黄老师之约,要我给《家长学校》写点教育孩子的体会文章。你别说,平时教育孩子的日子是在忙碌、琐碎的平凡中度过,也没有多少时间回过头来想一想,这回恰好有了一个整理思绪,反思自己教育孩子得失的机会了。看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高长大,从稚嫩的幼儿到现今的半个小伙子,我不知不觉为人母已有了十二个春秋。

  由于家庭的原因,丈夫长时间在外,我与儿子虽身为母子,但更多的时候是相偎相依的伙伴,是一对长不大的快乐母子俩。有时俩人之间常常是没大没小的,孩子见我也没有畏惧感,因而教育儿子的问题常常成了我的一大难题。儿子不仅长得瘦小体弱,而且生性顽皮好动,控制力较差,做事有点没头没脑,尤其是马虎粗心的性格,让他养成了遇事不求最好,只求应付的态度。教育这样的一个孩子我还真没少花功夫。大概是因为自己是教师,平日里在校教育学生已烦、累的缘故,回家教育自己的孩子就缺乏耐性了,对孩子的这种难以改掉的坏习惯我总会抱以训斥责备,往往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去达到规范的要求。然而孩子还偏偏是一个有性格的孩子,对我强硬的教育方式往往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明显,这样教育失败的例子还真不少,搞得我身心疲惫。时间长了,我渐渐地发现小时还能被训斥就范的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抗的言行开始明显了,遇到不服气时,不仅以置之不理来抵抗,更会有顶嘴、大叫来申辩,让我颇感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了教育这样孩子的棘手。有时,我竟会对别家乖巧听话的孩子暗生羡慕,抱怨起自己没福气拥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虽感慨教育上的困惑和苦恼,但静心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也不乏有偏激,过余强硬,不懂孩子心理等弊病,尤其总是放大孩子的缺点,数落指责的过多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有时却又放任自流,没有耐心地进行教育。
                      
  有一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有一次,孩子从黄老师指导的书法学习班回来,特别兴奋,拿出一张写有黄老师批注的毛笔字练习纸给我看,并说:“黄老师写上了我这样练下去可以考北大和清华的字样,妈妈,黄老师都说我行,你说呢?”我看着他一脸的兴奋、得意,也随儿子兴奋而高兴,同时内心也有所触动,兴许是黄老师一句极为普通的话,目的只是要激励孩子认真写字,也远非儿子真有这样的水平,但让我感受到了黄老师的教育艺术给孩子的影响力。在书法的学习班里,儿子常回来对我说,黄老师讲话幽默、上课生动,经常表扬我们。他喜欢上黄老师的课,还主动表示要坚持学下去。我在为孩子的积极要求进步,有着学书法热情而高兴的同时,更感动于黄老师这种以激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在我儿子身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其实,儿子还是很有上进心的,每当在学校里考出个好成绩来,他总会在第一时间里报告你,然后再沾沾自喜个好几天;每当得到了老师的赞美和夸奖,他总会变得唠唠叨叨兴奋激动得话语间充满“智慧”,仿佛自己真的很“伟大”似的;每当通过努力得个什么奖回来,总会看到欣喜写满他的脸上,竟还会自谦地说:“这成绩也算不了什么嘛!”。更有甚时,你会吃惊地发现他也会有语出惊人的时候,在电话里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聊怎样做男子汉的话题,竟发表什么要做“三十五度男人”(就是钱不要过多但也不能没有钱的那种男人)的高见;你也会发现,当自己身心疲惫只想在床上多息一会懒得起来做饭时,儿子已在厨房里给你做好了他拿手的煮稀饭和煎鸡蛋,端到了你的床头;你也会发现,他刚穿上的新衣不小心弄上了酸奶,他已悄悄地到洗衣房脱下来搓洗干净了……虽然儿子仍有做事粗心不讲质量,也因痴迷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和眼睛视力,仍有遇事欠考虑,做错了又不主动悔改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成长中一点点地懂事着,慢慢地长大着。

  是啊!给孩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喝彩,也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收效,或许会感觉到比意料要懂事得更快些,或许在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会教育和磨练他的意志,这可能比简单的说教要更有说服力。做父母的尽管焦急孩子成长的缓慢,但还是要小心地呵护孩子极易受挫、极其敏锐的自尊心。不妨放大孩子的优点,多几分表扬,多几次勉励,少几分斥责,少几句责备,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克服自身的弱点,改变自己,充实自己。这或许是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做好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