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孩子的提问与回答
我一直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对未知世界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因此,保持这种好奇和学习的动力远比得到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重要得多。
从儿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和他妈妈约定,今后面对孩子的提问,不管听上去有多么“荒唐”还是”可笑“,绝对不许做三件事:一是拒绝回答;二是敷衍了事;三是嘲笑这个问题。随着儿子了解的知识逐渐增多,说话逐渐流利,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铺天盖地涌了过来。有时候我们的确被弄得狼狈不堪,甚至心烦意乱,但总算牢记和坚持着当初订好的”三不原则“。不仅如此,有时候儿子还会由于敢于大胆提问和置疑答案而得到奖赏。久而久之,我们的坚持终于有了成效。儿子不但对五花八门的知识充分涉猎,而且想象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听到朋友训斥自己的孩子”你怎么问这么傻的问题“的时候,儿子居然说了一句我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由于无知的恼羞成怒“,顿时让人家闹个大红脸。
同时,为了应付儿子日新月异的问题,维护作为老爸的权威,我不得不把放置许久的论语史记东周列国古希腊罗马伊里亚特奥德赛搬出来重新研读,在一周之内疯狂补习古生物学知识然后在陪他看《侏罗纪公园》的时候俨然一个恐龙专家,周末寒暑假还要去美术馆音乐厅。几年下来,自己的知识增长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儿子上了三年级以后,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继续扮演”万事通爸爸“这个角色了。面对儿子的问题,我经常会故意回答不出来,然后帮他一起翻工具书或者上网查资料。慢慢地,儿子一方面有了”超越老爸“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永远正确“的权威或专家,他完全可以向任何人提出置疑,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现在,面对儿子的问题,我更多的时候会反问他”你怎么想?“或者”你觉得如何?“开始的时候,儿子很不习惯这种”不负责任“的回应,总觉得爸爸是在故意捉弄他、刁难他。但逐渐地,我发现他开始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尤其第一次听到他煞有介事地模仿我说出”首先……其次……总之……“的时候,那种喜悦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
我们目前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经常会开设各种”创新“为主题的培训课程。殊不知,创新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可以教会的”知识“。这种习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育的方法和体制,甚至直接源于我们家长和老师们面对孩子们异乎寻常的提问的态度。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正确答案终有过时的一天,但唯有探索的意愿、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习惯一定会相伴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