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教随笔(二)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3 11:56: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良好的品德是孩子成人的基石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构成良好素质的核心是培养优良的道德人格,而良好的道德人格是成功的保障,是工作生活的润滑剂,是孩子成人的基石。 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家长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人生正确的目标,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做诚实正派正直的人;做有远大理想的人;要为人民多做贡献。有的家长只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将来有好工作,过上好生活。为了这个目的难以产生强大的动力,学习难以达到真正的优秀。发展不好,常耿耿于自己生不逢时,机遇不济,会出问题。云南大学“2.23”恶性杀人被告人马加爵就是典型一例。 家庭是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培训场所,我们当家长的要给孩子奠定良好的生命品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诚实,自信和乐观,才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尽心尽责,对待别人能宽容。无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与能力有多少,都会凝视着自己的坐标轴径直走下去,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与失败,哪怕一生都平凡,他会是人生的喜悦者,成功者,胜利者。那么我们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一、教育孩子诚实为人 周恩来曾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老实人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不错,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很重要,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以诚待人,不欺人,不自欺。跟孩子讲一些诚实守信的故事。如:真假花种的故事,诚实的孩子因为用煮熟了的种子没有种出漂亮的鲜花,而得到了国王的赏识。撤谎的孩子佯装喊“狼来了”,而招来了祸端等等。听了这些故事后孩子们很受教育,人人争做诚实的孩子。是啊,心诚可以感动人,撒谎害己又害人。父母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以诚待人。模仿是孩子的特点,幼年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又不善于明辨是非。成年人的言行不论好坏,都容易被模仿。做为孩子认知世界的启蒙者——家长,首先要杜绝言行不一的行为,不要让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染上尘埃。譬如:当孩子的面,乘车抢座位,排队争先恐后,父母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在孩子面前说亲戚朋友的坏话,看见亲戚朋友又是一派亲热,父母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要求孩子努力读书,刻苦再刻苦,父母自己却似乎与书报是天生的仇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这不是一句空话。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伟人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给自己影响最大的不是爸爸就是妈妈,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用自己的诚实去影响带动自己的孩子。 二、教育孩子守信树人 守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德。诚实守信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家长教育孩子守信,首先自己守信,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要时时、处处自省,自身要取信于人,言行一致,如约守时,答应的事一定按时完成,对别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擅长绘画,但有个毛病,就是爱到处乱画,地板、桌子、墙壁等处经常有他的“杰作”。一天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有画画的爱好是件好事,但到处乱画就不卫生、不文明了。如果你能把你的特长画在纸上,再投到刊物上发表,让全班同学甚至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能看到你的作品,那才是你的真本事……”学生把老师说的话当真了,两天后拿着画好的画来找老师要投稿。这位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了榜样,把画寄了出去,并附上了一页短信。时间不长,就有了结果,学生的作品被《儿童漫画》发表了,学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此后,不仅改掉了到处乱画的毛病,而且对绘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做家长也是这样,如果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随随便便,说了而没有做到,一方面会损伤家长的威信,另一方面对孩子也会造成一种不诚实的不良影响,俗话说的“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虽然是绝对的、片面的,但它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家长一定要说话算话,为孩子树一个好榜样。 三、教育孩子做勤劳节俭的人 孟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言,就有道而止焉,可谓好学也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吃的,住的不一定太好,只要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并且经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样的人就是很有道德的人。家长不但要培养孩子参加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而且要培养他们勤快做人。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逐渐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的“攀比”风一浪高一浪,家长们为了补偿虚荣心也纵恿孩子们浪费,在这里有一份初一的一个班问卷调查如下: 该班自然情况:共26人,女生9人,男生17人,其中独生子女15人。 1.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一,全班共用书包103个,文具盒111个。其更换原因见下表:
2.吃馒头、包子等食品,若不想吃了,你是否将它们扔掉过? 18人回答:扔掉过。 3.吃水果时,果核上还有很多果肉,你是否把它们扔掉过? 12人回答:扔掉过。 4.家长同你讲过以前生活的艰难吗?你有何想法? 24人回答:经常讲。 3人回答:那是你们(家长)那时候的事。 5人回答:感到现在生活太好了。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平均每人用了42个书包,43个文具盒。就算文具用品质量差,也不至于一年多一点时间就用坏一个书包或文具盒吧。 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但原因应该从大人身上找。假如孩子的学习用品坏了,我们不怕麻烦,当着孩子的面或者同孩子一起动手修理好,让孩子继续使用,这样既有言教又有身教,比平时的空洞说教要显得有力多了,孩子也有效仿的榜样,久而久之,自然懂得爱惜。 潜移默化是家教一大特点。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创造一个节俭的氛围,其意义在于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 四、教育孩子礼貌谦恭文明待人 尊敬师长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待人是人格修养的表现。古有黄熏九岁懂得敬父母,孔融四岁能让梨。当今更应该发扬这种好传统。要教育孩子在家敬父母,在校敬老师。在校守纪律,在公共场所守规则。对人有礼貌,言行讲文明,做一个礼貌谦恭的好孩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