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注教师生命成长 建设高效科组团队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3 12:33: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应如何在关注教师生命成长的同时建设高效科组团队呢?

  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2003年的9月我校确立了原东山区科技局资助的立项课题:“九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研究”,其中提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模式为: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该课题2006年5月已立项为最后一批“广州市十五规划市级资助课题”。

  外国语学校要培养“综合素质好,外语水平高”的具有国际理念和开放思想的人才,既要努力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促进祖国的进步与发展,因而外国语学校的管理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多元的。因此,结合人本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等相关教育管理理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即“三个坚持”:坚持“人和兴校,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坚持“和衷共济,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外语特色为主体,教改科研为主线,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之路。并提出了九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走这“三个坚持”的办学之路,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几年的教育管理实践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

  “以人为本”是指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不仅要用人,更要信任人、尊重人、满足人、培养人,一切管理工作都应以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更好地发挥作用,科学、合理地控制和支配其他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组织效益。

  第一,知人善任。在学校工作安排上,学校充分尊重教师,从2004年1月起,每次进行教师工作调整时由教师自己填写岗位意向表,并要求教师填写自己的优势、不足与发展方向,然后,再根据教师的素质状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来安排使用教师,用人所长,扬长避短。这样,既对教师作出合理的安排和使用,又使教师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愉快地施展自己的才干,因此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持,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学校对教师的尊重与肯定。

  第二,激励关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激励与认可员工士气极为重要,而员工士气是获得高质量员工绩效的关键。”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效、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激发、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为基本的手段。针对教师需要的特点,我们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从外部到内部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关注教师的精神需要和成就需要。

  第三,培养提高。把教师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有用武之地,又能通过各种渠道进修学习,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以跟上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我们组织安排新老教师结对,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经常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探讨,先要求骨干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然后要求其他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以利于新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又如在我校开展的“希望杯”教师“三优”评比活动中,有不少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逐渐成为教学的骨干。对于业务较精、具有一定管理才干的教师和中层以上干部,我们积极推荐其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骨干培训,让他们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又在业务上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使工作赢得更多的主动权。而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关注教师的人生目标,帮助教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因此我在学校率先设计了《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教师调查问卷》,以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以鼓励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飞扬起生命的激情。

  第四,优化组合。在教师队伍的组合上,我们注重能力的互补、经验的互补、年龄的互补、品德的互补,形成级组互助、科组互帮的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如去年教师节我校举行隆重的师徒结队仪式,有24对教师结为师徒。学校分别明确了师徒的责任与义务,要求做好研讨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通过一年的互助学习,我们将在本学期末对成长和提升较快的师徒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此充分挖掘校内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将教师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取长补短,保持旺盛的教育生命力。

  二、建设高效科组团队

  1.围绕一个中心。即立足本科组实际,解决初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落实校本教研。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如: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怎样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科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人文关怀?在生命教育中怎样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等等。这些都是目前校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2.搭建两个平台。即引进专家名师,搭建引领平台;制定成长规划,搭建发展平台。在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科组成员深入分析,协同研究,相互推动,科组的和谐建设推动个人的成长,个人的成长又促进科组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终推动学校的发展,落实到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当然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时,还要处理好教师个人愿景与科组共同愿景之间的关系。科组教师应该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形成学习团队,通过团队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助学习来共同提升。

  3.三个抓手促进。即核心课题带动,主题课例贯穿,案例反思承载,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各科组应在专家指导下,针对本校、本学科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本学科某一阶段的核心课题,所有的科组教师围绕这一课题展开学习和研究,开展课例的研讨,围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推进。使研究工作始终与教学工作结合。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在教学中进行。如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围绕“九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研究”这一核心课题展开行动研究,中学语文科组则围绕其提出的“实践中心,情知结合”教学模式来开展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