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尚武修文是强国之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 20:59:56  文章录入:xxxedu  责任编辑:xxxedu

尚武修文是强国之道

经济的发展会让一个国家富起来,富起来的国家如果没有武力保护自己,小不能阻止毛贼觊觎,大不能抵御强盗抢劫,八国联军进北京就是最好的例子,圆明园里伫立的断垣残壁早已经将这个惨痛的记忆刻印在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意志与民族智慧的高度辨证统一是一个民族图强的不二法门。缺乏智慧的意志力是虚弱的、短视的;缺乏意志力的智慧是危险的。最强大的意志力是民众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当今的中国正处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把整个民族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让意志与智慧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精神,这就是尚武精神!

因孩子的机缘,曾到湖北的武汉大学。武大的校园门口竖立一个牌坊,上书“国立武汉大学”。不知道哪个教授在每每给学子的第一堂课上都会讲这样一句话:国立武汉大学,用现在的语序读出来就是“学大汉,武立国”,这是祖先和历史给中国人的偈语。

秦朝统一了六国,始皇帝统一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让公子扶苏领命修建秦长城,也许是经年的战乱让嬴政累了,建好“院墙”休养生息吧。结果很快民怨沸腾,陈胜吴广起义动摇了秦朝立足未稳的基业,项羽刘邦的军队很快就灭亡了秦朝。汉朝统治之后,汉武帝--刘彻是第一位奠定整个国家尚武精神的领袖。“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攻击是最好的防守,尚武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劳民伤财的长城。

强国之道外在发展在于发展经济、增强科技和军力,而强国之道的内在发展在于发扬文化,铸造精神,强国之道的核心在于培养英才,强身健体,提高生命力。

强国之道不是霸权,不是蛮不讲理,更不是恃强凌弱强国之道是自强不息,以武止戈,是后发制人,是顺天道民心,是安邦修睦,是仁义广施自强才能坚持公道、主持正义、维护和平

废武修文是一条衰弱之路,没有武道保护的国家,经济文化越是发展,越会吸引强盗的觊觎,国家和民众就越是危险。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是以武起家,夺得江山,又因为害怕被他人赶下龙座,明里暗里压制武道发展,结果先是自己和后代生命力弱化,同时国家军力弱化,最后终被人赶出宫廷,甚至是搭上整个家族后代的性命,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战乱每每让普通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让社会财富屡屡被毁顷刻之间,文明进程徘徊往复。这是几千年皇家专权的中国社会里平常的故事,但确确实实是中华先祖们用血和肉写成的中国历史字里行间透出来的警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