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印度,人们依然保留着用手抓饭吃的习惯。“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所 以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状,便于用 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吃饭时,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盛上米饭,浇上菜和汤,然 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小吃摊、小吃店 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或是提 供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来盛米饭等食物,这倒是很环保。
古印度人认为人的手心、脚心是我们身体上唯一敞开的部位,是身体能量的出口,人体的能量源源不断从手心与脚心发散。而人们获取能量的途径一般就是靠呼吸、饮水与食物。而用手抓取食物,是把我们身体从手心中失散的能量赋予在食物上,再把食物吃进身体,这是一个能量回归过程。
印度人认为吃饭中很多快感来自触觉,而刀叉和筷子阻止了这种感觉。他们讲究充分调动人的感官,色是视觉、香是嗅觉、味是味觉,而手抓就是触觉。这样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调动食欲,消化系统也能更好工作,食物也更彻底地 被吸收和转化。 想想当我们用手抓着鸡腿大快 朵颐的时候,内心的那种快感……
古印度人认为人的左脑(右半身)掌管着物质,右脑(左半身)掌管着精神。所以印度人用右手索取食物、获得物质;用左手做一些和出恭相关的事。
印度人抓饭时大多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个手指,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避免烫着舌头或者口腔。 印度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长期食用,让印度人有了很强的抵抗力。